【颱風節氣飲食】泡麵也能安心吃?
夏末秋初是颱風旺季,很多人宅在家中避風雨時,沖泡即食的泡麵是最佳餐點,只是關於泡麵的食安謠言不少,像是「泡麵含有高量防腐劑」、「吃一包泡麵需要肝臟解毒32天」、「使用保麗龍碗來泡麵會釋出致癌物苯」等,讓人對於泡麵有著又愛又怕的複雜情結。
泡麵確實是含有許多添加物的加工食品,甚至市面上幾乎很難找到沒有添加物的泡麵產品,為了消除這些添加物帶來的不安與疑慮,日本知名食品問題研究專家增尾清建議可以參考下列食用方法訣竅,減少泡麵中添加物的攝取。
1. 麵條與麵湯分開煮:泡麵多半用油炸脫水方式製作,製作過程中添加防止食物酸化的是安定劑,可以延長保存期限並且不易發霉,這類添加物遇到高溫熱水時都會溶解,建議將麵條先煮過瀝乾或浸泡後將熱水倒掉,最好別再將調味包倒入充滿著「溶解添加物」的熱水裡當湯。
2. 麵湯不要喝:調味包中鹽與味素包都含有抗氧化劑,同時鹽分(鈉)含量也相當高,食用過多會對人體造成影響,因此建議湯汁最好別喝,除了不會將溶解出的添加物一併下肚,也能減少鹽分攝取量。